《湖北中醫(yī)雜志》 2011年09期
中藥熏洗療法治療肛門疾病
袁璟 周冬梅
(湖北省鄖西縣中醫(yī)醫(yī)院普外科,湖北 鄖西442600)
關鍵詞:肛腸疾??;中醫(yī)藥療法;中藥熏洗
中圖分類號:R266 文獻標識碼:B
文章編號:100-0704(2011)09-0036-01
我科自2010年采用超聲霧化熏洗儀以來,針對不同的肛腸疾病,利用超聲霧化作用,根據(jù)患者的病情配制藥液通過食品自動加熱,溫液沖洗肛門及肛周,使殘存烘便、分泌物或者術后淤積物得以充分清潔,同時由于藥液不斷沖洗,按摩刺激肛門創(chuàng)面及周圍組織,改善局部循環(huán),調節(jié)氣血,從而起到消炎、消腫、止痛、促進創(chuàng)面愈合的效果。
1、 臨床資料
共治療觀察90例,其中男50例,女40例;年齡21-65歲,平均年齡48歲;痔瘡術后60例,肛瘺、肛裂等30例。9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,兩組在性別、年齡、患部種類等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2、 治療方法
我院熏洗方采用中醫(yī)古方和名老中醫(yī)之驗方,機煎,分袋密封包裝,每袋200ml。將熏洗中藥加入水槽及霧化杯中,根據(jù)病情調節(jié)熏洗儀模式及功能,然后使患者暴露全部臀部及患處,坐于熏洗儀軟座之上,開啟熏洗儀開關,開始熏洗患部及周圍;坐浴時間以病情輕重、創(chuàng)面大小略有不同,以20-30min為宜。每日熏洗治療1-2次。為增強熏洗,防止蒸樂散發(fā),坐浴時可用浴巾圍臀;痔瘺手術后第1次坐浴,要在排便后進行,坐浴時間15-20min。
3、 治療結果
3.1療效標準
顯效:疼痛消失,消腫消退,滲出消失,肛周清潔,無出血,無并發(fā)癥;有效:疾病減輕,消腫基本消退,滲出基本消失,有少許出血及淤積物;存在2個或以上癥狀。
3.2結果
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,見表1
組別 例數(shù)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(%)
治療組 45 36 8 1 97.8*
對照組 45 20 17 8 82.2
與對照組比較,*p<0.05。
4、 討論
中藥熏洗法又稱中藥坐浴法,在肛腸病護理中是治療痔瘺疾患的常用方法,具有開達腠理、通暢氣血、清熱解毒之功效。適用于血栓外痔、炎性外痔、肛瘺、肛周膿腫、肛裂等肛腸科疾患,并以操作簡便、療效顯著而在臨床上廣泛應用。
在進行各種手術時,都會對肛腸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操作,術后若對傷口處理不當,以及大便和腸內(nèi)物對傷口的刺激,更易發(fā)生各種不同程度的并發(fā)癥。些時應用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等藥物熏洗肛門。一方面清除肛門部皺折處污垢,抵制和滅殺多種桿菌、球菌、真菌,減少作品感染,同時亦可使壞死組織尋事脫落,傷口滲轎停止。局部炎癥滲出物吸收加快,從而使消腫消退,新生肉芽及上皮組織迅速生長,為創(chuàng)面盡早愈合創(chuàng)造了有利條件。
另一方面溫熱刺激皮膚神經(jīng)末稍感受器,以形成新的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反射,破壞原有的病理反射;由于行氣止痛藥物的作用,可促使神經(jīng)末稍受到麻痹和解除括約肌的痙攣,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。
溫熱刺激患處,使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淋巴微循環(huán),汗腺分泌旺盛,新陳代謝加快,皮膚血液中的吞噬細胞指數(shù)上升,從而提高機體抗炎和免疫功能,使病人得以早日康復。
(收稿日期:2011-04-29 編輯:冀振華)